close

我想不少人都知道我也有在玩FB吧!

和很多人都一樣,我的朋友名單裡有好多個都是球員,哈哈~球員也是很跟的上時代的!不過,這不是我這篇文章要說的重點,我也沒想過要跟大家炫耀,即使加入朋友名單、成為朋友,坦白說我和那些球員還是不認識的居多,我只是想問一下大家~是不是有人搞不清楚一軍、二軍和代訓球員有什麼不一樣?

 

是這樣的!

我的朋友名單裡有一個是兄弟二軍的球員,昨天中午的時候正在看個人動態,突然看到有一個球迷留言給這位二軍球員說~『希望你早點上一軍』!

 

嗯?代訓球員怎麼上一軍陣容?

 

再講白一點,代訓球員不管打的再怎麼好,都只會在二軍的陣容裡啊

於是乎我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是不是有人還沒搞清楚二軍球員其實並不全然是有機會和資格升上一軍陣容的?

 

所謂一軍,也就是可以打一軍例行賽的那些球員,至於人數,今年中職註冊的規定不知道是不是和去年一樣,去年註冊的人數是28(包括洋將),前年是25人,今年的人數我還不清楚,但,不管是25人或28人,這就是大家口中所謂的『一軍名單』!

 

至於二軍,這就得分成兩個部份來說了!

 

除了教練團、防護員還有名列一軍名單之外其他的球員,就是所謂的二軍球員,先決條件是今年220日球團向中職註冊的球員,才有資格可以"升一軍""降二軍";會名列二軍名單,有可能是因為狀況不理想或是因為受傷,才會被降二軍,身份上還是球隊正式的球員,只要有機會還是可以重回一軍陣容的!

 

但代訓球員不可以,也沒那個機會!

因為他們這些球員的身份是"替代役男",簡單解釋叫做服役中、大頭兵,ok?只不過服役的單位是在球隊而已,事實上還是歸國家所有、領軍人薪餉(聽說是領6千新台幣啦~),別的阿兵哥要出操,替代役男是上場比賽、打球,也就是因為具軍人的身份,所以去年年底體委會就有說替代役球員 不能進一軍,再簡單的說,軍人在役期結束前怎麼可以出來賺錢啊!

 

這樣大家懂不懂我在說什麼?

 

中職的比賽有兩種,分別是一軍例行賽,還有二軍例行賽,有資格打一軍例行賽的只有已經向中職註冊的球員,以25人或28人為限;這25人或28人之外的其他球員就是去打二軍例行賽(或養傷),二軍人數肯定不足的情況下,就得加上今年選進的10個代訓球員一起打比賽,要是人數還是不夠,那二軍球隊就會向大學、大專、甲組借球員來支援、幫忙打比賽,這就是所謂的"借將",所以目前中職二軍陣容是這樣組成的~一軍名單之外的球員、代訓球員&借將,代訓球員和借將是不具正式球員資格的,所以這些球員就不能升上一軍去打一軍例行賽啦~

 

如果還是聽不懂我說的,那不妨去看看台灣棒球維基館吧!目前已經粗略的把二軍的名單擺上網頁了(代訓球員的部份是確定的),等中職開賽就知道名列一軍28人名單有哪些球員了~

 

不要再留言希望代訓球員早日升一軍了,起碼在加入中職前是不可能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咩 的頭像
    小咩

    ღ Let Me Be The One ღ

    小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