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為一種甲蟲,屬鞘翅目,體長約1公分,寬約2公釐,狀似白蟻,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棲息於水田、草地及樹林中,在每年4月至10月出沒(以6~9月最多);因為有趨光習性,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隱翅蟲並不會螫人,隱翅蟲皮膚炎的發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包括壓到蟲體或接觸到打死之蟲屍),其體液中含有的刺激性物質pederin,會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皮膚往往突然感到灼熱及劇痛,接著在1~2天內出現水泡、膿泡及潰爛;在小心的照顧下會在3~4天乾凅,6~7天落屑痊癒,色素沉著約在2週至1個月內消失。
--------------------------------------------------------------------------------
門診追蹤:
為避免繼發性細菌感染及持久性色素沉著,隱翅蟲皮膚炎的患者應照下列時間至門診追蹤:
3天後追蹤:追蹤是否有繼發性細菌感染。
1個月後追蹤:若您有色素沉著的問題就需要複診,醫師會依據您的情況給予治療的藥物。
--------------------------------------------------------------------------------
護理工作:
按時服用口服藥以減輕疼痛及搔癢感。
小心不要刻意弄破水泡,應遵照醫師指示塗抹藥膏,並以紗布覆蓋以避免繼發性細菌感染,換藥一日至少兩次。
沐浴時不須使用肥皂,以清水沖洗即可,沐浴後立即換藥。
不可搔抓,以免加重發炎造成色素沉著。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如酒、辣、檳榔…等,以免增加搔癢感。
--------------------------------------------------------------------------------
預防工作:
就寢時不要開燈火。
就寢前仔細檢查床鋪上是否有隱翅蟲。
使用蚊帳避免隱翅蟲飛入。
看到隱翅蟲不要用手打死,以免接觸到大量蟲液。
萬一沾到蟲液,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洗淨。
引用:
http://ttw3.mmh.org.tw/derma/Teach%20files/paederus%20dermatitis.htm
- Sep 08 Mon 2008 05:14
隱翅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